“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目标之一。地处苏北地区的徐州,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入选了全国首批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擦亮了“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多年积累沉淀的产业基础实力,更离不开依托创新理念和超前视野布局未来。徐州在安全应急产业政策集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上作出了哪些有益探索?面对安全生产新形势、新需求,社会治理新常态、新期盼,又将怎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全应急产业是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安全防范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应急体系构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年经济规模已超过万亿元,成为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热门方向之一。江苏省徐州市在这个产业的发展上可谓先行一步。
徐州深耕安全应急产业近20年,早在2006年便启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2013年获批国家安全技术与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6年获评全国首个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2022年上榜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聚超800家安全应急产业企业,产业规模超600亿元,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区域,摘得“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徐州安全应急产业这条特色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如何闯出来的?
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4月2日,位于徐州市铜山区的江苏国传电气有限公司厂区内,一场新产品交接仪式正在举行。
“公司自主研发的主通风安全应急电源系统正式投放市场,将运往开滦集团,可实现煤矿井下柴油机供电系统国产化替代,进一步提升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国传电气生产副总经理刘海宁说,以矿用电励磁同步电机为例,自主研发国产替代之后,同类产品成本从每台1200万元下降至不到500万元。
产品展示厅内,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1件有效授权专利、48件授权发明专利……各类证书挂满了墙面,近50种国产化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见证着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
在徐州,国传电气很具代表性。公司最早落户徐州高新区,是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发展先行者之一,也是依托徐州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实现蝶变发展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谭国俊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坦言,徐州发展安全应急产业为企业发展培植了沃土,抖客网,当地的高校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养分。
2005年,谭国俊了解到徐州有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意愿后,带领科研团队走出校门,将中国矿业大学传动控制设备厂搬到了产业园区,组建了盛联科技工业园,为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借助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优势,我们从一家校办工厂逐步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矿山重大机电装备国产化、高性能变频调速装备国产化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和超越。”谭国俊说。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是什么原因促使徐州率先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并成为行业引领者?
一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煤炭采掘业是徐州的主要产业之一,安全生产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沃土。另一方面,1982年,中国矿业大学搬迁至徐州,既为徐州带来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也为徐州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带来了科技教育资源,间接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徐州安全应急产业的发轫,就是起步于教授团队的创新创业。谭国俊等4位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是徐州安全应急产业的探路者和奠基人,不断对矿山安全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徐州高新区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滕文桦表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这些院校拥有重要的国家级、省级实验平台,对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安全应急产业充沛的发展动力,也助力徐州在安全科学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沿徐州高新区珠江路东行,来到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这家2016年才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剥离出来的中小企业,如今在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已拥有丰富的研发制造经验和完备的产品线,年产值从5.6亿元增长到60亿元,实现飞跃式发展。
走进徐工消防装备厂区,高耸入云的登高平台消防车依次排列,高度从22米到101米不等,虽然种类不同、型号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填补空白、创造当时的“亚洲第一高”纪录。
在徐工消防技术中心救援装备研究所所长高志刚看来,企业蝶变并非一日之功,主要依靠的是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徐工集团的技术支撑和地方产业集聚发展的导向作用。
“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企业众多,为我们提供上下游配套服务的本地企业就有100多家。此外,依靠徐工集团优势技术输出,企业系列化、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徐州把安全应急装备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打造,更加坚定了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的信心。”高志刚说。
“党中央对安全应急工作的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说,安全应急产业是多业态交叉、多技术支撑的融合产业,依托徐州丰厚的高教科研资源和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来拓展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链条,不仅可以提升徐州安全应急产业的综合影响力,也可以全面提升徐州市产业发展集合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激发协同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产业发展创新才有强大生命力。在徐州高新区,除了众多安全应急装备生产企业,依托产学研用合作的综合实验试验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4月初的徐州高新区大学创业园,到处是草木复苏、新芽冒头的景象。一幢幢现代化小楼中,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等一批科创平台拔节生长。
记者走进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负责人朱国庆教授正在与徐工消防的研发人员讨论最新款抛沙灭火消防车的技术细节。
“中国矿业大学的消防工程专业作为全国一流学科,拥有雄厚的研发储备,已为安全应急产业培养了1000多名人才,现在我们依托实验室,将学科研发成果与企业发展、市场需求深度嫁接,打通产学研用堵点,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迈向更高端。”朱国庆说,这几年,他和团队已经与园区的徐工消防、安华消防、江苏鸿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安全应急产业企业合作研发了多功能灭火剂、抛沙灭火消防车、快速破拆装备等近50款产品和装备,在新型灭火剂、消防装备、消防信息化平台、消防物联网等方面突破了几十项关键技术。
原标题:【江苏徐州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做大靠什么?】 内容摘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目标之一。地处苏北地区的徐州,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成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1687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